Search

[防疫說明]

文末,補充閉關不出門可在家做的放鬆練習。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防疫說明]

文末,補充閉關不出門可在家做的放鬆練習。

目前,自今日起至五月底的預約已全部取消,希望可以在不久的之後再見面,至於六月的預約,容我們再觀察一段時間再個別的討論。

今天在網路上讀到一段話,覺得很有意思,給我的感覺大概是我管好我自己,也請你管好你自己的意思。

「我當作自己已經得了,也當作你已經得了。」

這段時間管理好自己接觸的人,記錄去到的地方,留心身心狀態,也可能接下來只與認識且足以信任的人接觸,兩週之後,每個人大約都可以對於自己的狀況比較清晰一些,那個時候,我們再見面。

前幾篇有提到我的老師還在印度,數日前他傳來訊息說,怕我們擔心,其實他已經確診又痊癒了。據他的經驗,因肺炎造成肺部受傷,引起鎖骨、胸肋周遭會有明顯的緊縮,必須放鬆脊椎及胸腔來緩解呼吸困難的症狀,在缺乏醫療資源沒辦法到醫院就診,就只能跟病毒比保護力、抵抗力和自癒力了。

肺炎最可怕的地方,就是它侵害了呼吸的機能,造成生命力快速的削減,這時候可以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好好休息、儲備能量,好好休息一定是在放鬆的狀態裡面,儲備能量則與睡眠、運動和呼吸有關係。

近期,對於放鬆有個新的領悟,就是「體感」。

體驗走在認知之前。延伸的說,就是必須有「放鬆的經驗」才有機會抵達那樣的狀態,經驗多深就可以走得多深。

其實,每個人都曾有過很放鬆的經驗,來自於無煩無擾、無牽無掛的幼年時期,以及每日的睡眠,只是遺忘了,或是無意識的經歷它。

然而,我們可以練習的是「有意識」的去放鬆、去經驗放鬆、試著提取放鬆的經驗,可能是:躺在海邊躺椅上的回憶、療癒的手作工作坊之後的心流感覺、按摩後順暢的呼吸等等,試著帶著記憶,閉上眼睛,重回當時的體感。

在裡面,好好呼吸。
在裡面,溫習放鬆。
在裡面,經驗一段身心的轉換。
在裡面,創造更深邃的放鬆品質。

常常說到要練習呼吸,不需要無時無刻關注呼吸,只需要每天花幾個零碎的小片段待在呼吸裡面,感受吸氣的擴張、吐氣的釋放,慢慢的品味一吸一呼的張力變化。

然後,多數人都會哀嚎說:好難噢!沒時間。

現在,終於有時間了,有大把時間。

而且,有趣的是,我們可以看看新聞,感受一下緊張的氣氛,然後再回到呼吸裡面,感覺一下放鬆的體感,在兩極之中,一緊一鬆會增強練習的作用,像是間歇性運動一樣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希望你會喜歡深層按摩,沒有一絲負擔、一絲壓力,每一手法簡潔且帶有柔和力量。 足以令人沉思半晌,像是與身體來一場心靈對話,感覺到輕風吹拂或是耳畔有小鳥輕聲啼鳴。
View all posts